查看原文
其他

袁道先 :为世界岩溶开出中国良方

袁道先,1933年出生于浙江诸暨,中国科学院院士,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、岩溶学家。他一生致力于钻研岩溶地貌——喀斯特地貌,1991年被评选为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的院士,开创了“岩溶动力学”理论,让中国岩溶研究占据国际前沿。1996年,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奖,是迄今唯一获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。2022年,他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,全球仅三人获此殊荣。

矢志报国,向更深处探索岩溶

除非到野外勘探,90岁的袁道先还是天天到办公室来,上衣兜里插着三支笔,包括一支削好的铅笔,他说这样做标记最方便。

袁道先从事地质工作已经70年。他表示,自己小时候最爱读《人猿泰山》,梦想到偏远的地方去找宝,长大投身地质学,也是和自己的兴趣结合。

1950年春,成绩优异的袁道先本被家人寄予厚望,但他听说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能培养国家急需人才,便进了这所学校。“那个时候我们新中国马上要建设了,地质人员远远不够,要赶快培养人去解决找矿问题,我就去了,也是响应国家号召。”

△工作中的袁道先
20岁,袁道先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,进入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做地质勘探工作。后因工作调动,他先后去到山西、山东、云南等地,“这几个省大概都是岩溶区,所以我慢慢接触到更多岩溶问题。”
中国是岩溶大国,各种类型的岩溶面积加起来达到344万平方千米,占到国土面积的1/3。袁道先说,岩溶的特点要分两方面看,很多资源往往丰产于岩溶区,但缺水、塌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
“地下岩溶一发育,地表就缺水了,地面很干,但地下大概一两百米,甚至更深的地方,水很丰富,但人够不到,这叫水土不配套;另外也有不少自然灾害与它有关,比如岩溶空了就会引起塌陷。”
1978年,当时的地质矿产部成立岩溶研究所,中国有了第一个专门的岩溶科研机构,袁道先被调到桂林做第一任所长。岩溶区缺地表水,袁道先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找水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“成井率”都只有10%。“失败次数非常多,各种手段都用了,往往钻探打下去都是干孔,没有水,压力很大。”
对于这些问题袁道先从不避讳,他曾经专门写论文总结失败的教训。“说实在的,这到现在仍然是个挑战,因为岩溶发育不均匀。”

在与岩溶打交道的日子里,袁道先的探索也向更深处推进。他说,很多奇怪的岩溶现象都要到洞里去看,甚至需要反复观察。“要开发水资源就要到洞里去看,有时候地表根本没有。很漂亮的景观也在洞里,琳琅满目,像水晶宫一样。还有好多矿产,比如雄黄、铜矿、铁矿,它们都在洞里。”

沟通世界,站到世界岩溶研究前沿

袁道先在一篇自述里写道,在几十年的地质生涯中,无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,只要是第一次,他都坚持做记录。当飞机进入云层而无法观察地面时,他也会感到遗憾。“因为地质工作者一生能详细观察的地面有限,生活中的顺便观察能把点线面联系起来,从全国以至世界的角度看地球。”

从显微镜下微小的峰丛,到跨越山海的岩溶地质带,四十多年来,袁道先从中国出发,探索每一片重要的岩溶。“基本上有重要的岩溶的国家,我都跑到了,大概共有45个国家。”

△袁道先“探洞”的照片

1990年起,袁道先带着团队开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,连续20年,主持了6个与岩溶相关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。每到一个国家,他都会讲述中国的岩溶研究,也会邀请各国科学家来中国看看,他曾带着几十名国际岩溶学家在中国一次性走了6000多公里。

“从桂林出发到贵州、荔波,然后到四川的黄龙九寨,到秦岭、秦岭南面、山东济南,再到北京房山……他们知道中国的岩溶很奇特、很典型、很壮观,都愿意来看。”

2008年2月11日,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正式落户中国桂林,持续推进世界各国岩溶对比研究。袁道先正是那个推动世界岩溶中心设在中国的人,他不断推动着中国主导世界岩溶研究,把岩溶动力系统、岩溶形态组合、岩溶不均匀性的理论介绍给了全世界。

“不仅扩大了视野,也发展了学科,将物理化学机理、现代科学引入岩溶研究,特别是地球系统科学,将大气圈、水圈、岩石圈、生物圈联系起来,这些理念引入以后,有了好多新认识……”

设在中国桂林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
90岁的“19个问题”,解决国家需求

每天一早,袁道先就拎着帆布袋到研究所上班,迎面碰到的学生都会轻轻喊一声“袁老师好”。

熟悉袁道先的人都知道,90岁的他有“19个问题”,他把问题列在一起,郑重地标注着“中国岩溶研究的创新问题”。“实际上,这些问题也是传给学生们的,因为可能不会很快解决,我就交代给他们继续奋斗,我们也经常交流。”

袁道先给记者介绍“19个问题”

这些年,袁道先带出了200多个岩溶研究的硕士、博士,不少学生的主攻方向就来自这“19个问题”,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强就是其中一员,他从2006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开始跟着袁道先学习,“刚入门时,他就说我们要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做研究。”

国家需求,是袁道先讲到岩溶地区的若干问题时会反复提到的四个字。袁道先曾向国务院提出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科技脱贫的建议,后来,“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”被纳入国家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规划,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改变了当地面貌。
他提出的石漠化解决方案被推广到了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的几十个县,不少石漠化的岩溶上种植了火龙果、中药材等几十种经济作物,国外的岩溶专家称之为给“地球癌症”开出了“中国良方”。
攀上雅鲁藏布江的悬崖峭壁、深入西南地区岩洞腹地……袁道先走遍45个国家的广袤大地,但仍觉得“风景这边独好”。
“中国岩溶是最好的。一是岩石硬,我们的岩石有2亿多到3亿年的历史。岩溶,如果石头不硬,就像馒头一样,所以我们的岩石巍然挺拔;第二,我们的岩溶有地壳抬升,不抬升就不能形成‘独秀峰’这些东西;第三,夏天下雨,冬天干旱,水热配套,岩溶发育强烈;第四,我们还保留着峰林地貌……这些不是赞美之词,而是科学的论据,这四大特点我到处都在讲,我还给小学生去讲。”
△袁道先在办公室查阅资料

记者手记

我是记者王娴,见到袁道先院士时,他已经准备好了有红笔圈点的一份研究资料,直接翻到“19个岩溶研究的创新问题”那一页,从第一个问题给我讲起,一切从“解决问题”开始。

袁老把他的座右铭也讲给我听,一条是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主人公保尔·柯察金的名言,“人最宝贵的是生命,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,人生应当这样度过:当回首往事,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;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说: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。”另一条,是爱因斯坦说的,“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。”

采访结束,袁老拎着布袋子回家,他说,吃过饭再来,欢迎我下次再来跟他聊聊未解的难题,没准就有了新的解法。

本文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(ID:zgzs001)

监制高岩
策划丨樊新征 肖源
记者丨王娴
统筹丨张棉棉 赵初楠
播音丨王娴 唐子文
摄像丨杨毓麟
音频制作丨李晨雨视频剪辑制作丨章宗鹏

编辑丨辜韵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